第 24 章_七零娇美人嫁年代文大佬
笔趣阁 > 七零娇美人嫁年代文大佬 > 第 24 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 24 章

  第24章:有声小说在线收听。

  最终,苏茵还是护住了自己的画纸,坚决拒绝了顾承安署名的想法,毕竟到时候要一块儿送贺寿礼的都是他父母这样的夫妻,再不济也是处对象的两人,自己哪能和他一块儿送。

  “你自己准备你的去。”苏茵小声嘀咕一句。

  “还小气上了~”顾承安收回手,倒不勉强,打量一眼正埋头画画的苏茵,纤细葱白的手指握着铅笔,正垂着头认真作画,额前几缕碎发微微翘着,乌黑发丝笼着一张小脸更显白皙。

  平[ri]里在家待不住的顾承安,今儿倒是抱着搪瓷盅站在苏茵旁边,就那么看着她画画,看了一晚上。

  苏茵慢慢准备着送礼的画,钱静芳第二[ri]却是在辛家闺女上厂办再次汇报工作进度时,随[kou]问她一句。

  “钱阿姨,我昨天路过黑板宣传栏,听好些军属阿姨说了解了不少上头的方针政策,提高了思想觉悟呢。”辛梦琪今天带来了自己做的包子,薄皮[rou]厚,[rou]香四溢,分发给厂办众人,“您尝尝。我听到她们那么说就觉得前些[ri]子的辛苦没白费。”

  厂办里众人都是眼明心亮的,哪能看不出来辛梦琪真正的用意,便帮着她在钱静芳跟前多夸上几句,“梦琪真是个实诚孩子,工作完成得好,我今儿也去转了转,黑板宣传栏办得很不错,内容好,字写得更好。”

  “邱阿姨,您再夸我我都要骄傲上了。”

  钱静芳听着几人来回的打趣,一片欢声笑语,乍然想起昨天见到何松玲的字迹,正握笔写报告的她头也没抬,随[kou]道:“正好,梦琪,你帮我抄份资料。”

  “好!”辛梦琪乐得为钱静芳做事,自己前世却是过于任[xing],在钱静芳跟前留下的印象一般,这一世可不得多努力来卖卖乖。

  十多分钟后,扫盲资料誊抄完毕,辛梦琪将稿子递过去,“钱阿姨,您看看,我抄好了。”

  掀起眼皮往纸上一看,完全不同的字迹,钱静芳默认,收起稿子抬眼看她,带着几分审视意味,“那黑板宣传栏真是你写的?”

  “钱阿姨,您这话是...?”辛梦琪心里咯噔一声,“当然是我写的啊。”

  “可我看那字迹和你的完全不一样,倒是和何家闺女的差不多。”

  辛梦琪眼睛倏地瞪大,心惊一阵,立马反应过来,“钱阿姨,是不是何松玲找您告状了?还是李念君说什么了?您别听她们瞎说,何松玲就是帮来了点忙,主要还是我...”

  钱静芳眼里闪过一丝失望,垂着头收拾桌上的资料,只随[kou]道,“告什么状啊?都是小事,不过是我偶然看见何松玲写的字觉得[shu]悉罢了。好了,你忙你的去吧,我们也要开会了。”

  “钱阿姨...”辛梦琪看着钱静芳拿着几分资料和报告离开厂办,背影都带着些漠然,再一想起刚刚她看向自己的眼神,早没有昨天的慈爱,气得一跺脚冲了出去。

  伴着大院热闹升腾,中秋佳节悄然而至。

  前一天,吴婶便和勤务

  兵沟通好,挑了军区供应的一条鲤鱼、四斤五花[rou]、两斤羊[rou]、四只猪蹄和若干蔬菜。

  提前一晚,将羊[rou]腌上,一大早起来和面发面,吴婶忙得像个陀螺,在厨房那一方天地大展拳脚。

  苏茵早起下楼帮忙,给吴婶打下手,今儿是周三,该上班的同志还得上班,家里就剩老爷子老太太和吴婶苏茵在。

  老太太闲不住,也帮着剥青豆,三个女人将厨房挤得满满当当,老爷子想落脚被老太太扔了姜蒜葱让他剥去,去客厅坐着剥。

  等上班的家人和顾承慧一家过来,已是傍晚时分,家里饭桌渐渐显得拥挤,主厨吴婶,苏茵帮着炒了两个菜,老太太年事已高却也不服老,炖了一锅海带猪蹄汤。

  红烧[rou]、葱爆羊[rou]、红烧鲤鱼,看着[se]香味俱全,顾承安去厨房张望,见苏茵刚盛好一盆猪蹄汤,忙伸手接过,“我端过去。”

  “好,小心烫啊,用抹布垫着呗...”苏茵话还没说完,就看着这个无情铁手的男人直接端着盆去饭厅了,当真是不怕烫的。

  软糯的红烧[rou]烧得时间长,主要是照顾两位老人,七分肥三分瘦,选的上好的五花[rou],入[kou]微微一抿就化,混合着满满胶原的猪皮带着嚼劲,伴着肥[rou]的[rou]香和瘦[rou]的劲道,成了桌上最吃香的菜。

  红烧鲤鱼鲜香入味,葱爆羊[rou]滑嫩香[kou],斜切的大片大葱点缀在羊[rou]中,正好解腻,猪蹄汤炖了两个来小时,汤面浮着浅浅油星子,满[kou]鲜香。

  “今儿中秋,咱们一家人也团团圆圆的,茵茵还来了家里,这是咱们家又添了人。”老爷子高兴,倒了二两药酒举杯,“一家子就得和和气气,拧成一股绳过[ri]子,尤其最近承安懂事不少,不错,继续保持!”

  顾承安和父亲二叔陪着老爷子喝一杯,三人喝的白酒,入[kou]辛辣刺激。

  “爷爷,您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,尤其是夸我那句。”顾承安双手捧杯低错着敬了老爷子,一番话惹得饭桌前众人欢笑不断。

  苏茵跟着笑,等夜里躺下,却又想起爷爷,[nai][nai]去得早,苏茵和爷爷相依为命,心中泛起淡淡酸楚,可想起爷爷临终时含笑安慰她,说自己要去找媳妇儿了,哭什么。

  转瞬一笑,压下心头的难受,拥着被子入眠。

  中秋过后,苏茵将给吴婶的毛衣织好,让她拿在身前比划看看效果,惹得吴婶笑得合不拢嘴。

  “你这手艺好,比我都强。”吴婶手里的毛衣织的单边股[bo]加打花,有个浅浅的样式又不至于太花里胡哨,颜[se]不过于沉闷,却也稳重,看得吴婶欢喜不已。

  “您喜欢就好,等下个月降温了正好穿上。”

  “那是。”吴婶看着苏茵一双巧手,会的东西还真不少,顿时爱惜起来,“你这回织了就歇着,有功夫写写稿子,文化人还是得多干有文化的事儿。”

  说罢,便将人“赶”出厨房,让她忙自己的去。

  苏茵如今又收到一回稿费,算起来,自己的积蓄已经有四十块钱,当真是个小富婆。

  掏出所有积蓄数了数,苏茵心满意足将钱塞回枕套里,回到书桌前继续写稿。

  最开始中稿的京市[ri]报最近几期的主题都不太适合自己,她专攻京市晨报和青年杂志,写好两篇稿子便上邮局寄出,等着下次回信。

  顾承安在房管局工作,年轻人脑子灵光,手脚麻利,做起事来从不拖泥带水,很受同事喜欢。第24章:有声小说在线收听。

  不仅本职工作干得不错,就连修东西都有一手。

  房管局办公室收音机这几[ri]出了问题,播放的声音总带着刺啦刺啦的动静,古大姐拍它一巴掌能好一阵,可没过多久又故态复萌。

  “完了,咱们办公室收音机是不是坏了?”

  “我看看。”刘哥上前研究,誓要在古大姐面前嘚瑟一回,“我会修这些。”

  “切,就你?”古大姐的不相信写在脸上。

  半小时后,事情果然如古大姐所想,满头大汗的刘哥放下收音机,摇着头回到工位,“算了,花钱请人修吧。”

  顾承安正在翻找今天的报纸,从一沓报纸中搜寻到京市[ri]报,头也没抬,“一会儿我看看。”

  “小顾,你还会修收音机啊?”古大姐闻言一喜,转身看着刘哥,“看看,同样都是男同志,怎么差距这么大呢?”

  刘哥:“...”

  翻来覆去在京市[ri]报搜寻半天,顾承安盯着这期中稿的文章,看着上面高谈阔论阐述着对当今票据使用的观点,署名宋志刚。

  “怎么没有啊?”顾承安嘀咕一句。

  “什么没有?”古大姐把人拽到跟前,将收音机塞他怀里,“小顾报纸有什么好看的,你先研究研究收音机。”

  压下心头疑惑的顾承安拿起收音机,检查一番便借来螺丝刀开始拆机器,看得刘哥和古大姐心惊[rou]跳。

  两个一直互相看不顺眼的同事难得站在一块儿嘀咕,“完了,这收音机成这样了,主任会不会让小顾赔钱?”

  “都怪你,说什么让他修,年轻人就是气盛,你看看,这下手也太狠了,盖儿都拆了,哎呦,怎么还下了什么零件出来!完了完了。”

  两人面带悲伤盯着顾承安,没成想七八分钟后,顾承安又快速将收音机复原了,大掌握着放在桌上,潇洒离开,“行了。”

  “行了?”古大姐凑过去,仔细观察一番,似乎真是好好的,看不出来哪儿不对,再一按播放键,声儿也对了,没有任何杂音。

  “你小子,还真有两把刷子啊。”刘哥啧啧称奇,感叹人不服老不行。

  另一头,苏茵正准备去何家找人,今天何松玲约上她和李念君出门,谁知道今天刚到何家,辛梦琪又在。

  “松玲,你说说跟谁走?”辛梦琪被钱静芳当面戳穿黑板报的事儿,最开始想来质问何松玲是不是打算害自己,可活了两世的经历还是让她稍稍冷静下来,与其把关系闹僵再让钱静芳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,不如哄上何松玲找机会让她自己去解释,就说黑板报都是自己准备的,她就是帮忙写个字而

  已。

  “你看,我还做了点桃[su],特意拿来给你的。”

  李念君在一旁看着,嗤笑出声,却没言语,这回,她想着何松玲再答应,就不理她了!

  松玲,该出发了。⑶⑶[”苏茵的突然到来打破几人的对峙,“不是说好十点去供销社吗?”

  何松玲看向苏茵,点点头,“好,马上就走。”

  转头,她看着辛梦琪,头一次说出拒绝人的话,“梦琪姐,我和茵茵姐还有念君姐先约好了,我们先走了。”

  “何松玲?!”辛梦琪惊讶地看着三人并肩离去的身影,这人居然拒绝自己了?!

  李念君心情大好,冲何松玲竖个大拇指,“这就对了嘛,大家都是平等的,凭什么就要听她的使唤?松玲,干得好!”

  何松玲腼腆一笑,心情竟然也舒畅几分,左右手各挽着两个姐姐往供销社去。

  她今天带了布票,准备买五尺布给妈妈做衣裳,因为苏茵的关系,宋媛提前给她留了好颜[se]。

  “松玲,你看看这个,绝对适合你妈妈,深红[se]的,又大气又稳重,颜[se]还漂亮,一般人抢都抢不到这个颜[se]。”

  “那行,就这个。”递过去五尺布票和六毛五分钱,何松玲伸手接过布抱在怀里。

  李念君四处闲逛,盯着一排茶饼子看,宋媛目光扫到,随[kou]介绍,“这是我们供销社新上的,明市的七子大黄印,可香了。”

  李念君知道这款茶饼,当年父亲曾在明市当兵五年,也是在那里认识自己母亲,后来一家人因为父亲调防来到京市,母亲也因病去世

  “怎么想买茶饼?”苏茵好奇望去,她对茶没什么研究,爷爷以前也是喝的最简单的碎茶,现在年轻姑娘大多没有太爱喝茶的,再看看李念君盯着茶饼子呆呆的模样,苏茵心下了然,“正好给你爸买点回去,父女俩喝着茶把话敞开了说,什么都能聊。”

  李念君像是受到什么鼓舞,掏钱买下两块七子大黄印的茶饼子,小心翼翼装进油纸袋子里。

  苏茵出来一趟什么都没买,转头却遇到邮递员上供销社送信。

  “哎,苏茵同志,你刚好在这儿啊,有你的信。”苏茵这些[ri]子投稿收信太多,邮递员已经记住她。

  “我的信?”算算[ri]子,报社的中稿还没到[ri]子公布呀。

  “对。”

  苏茵道谢后接过信,看到信封上写着来自和平县的地址和姨[nai][nai]的名儿,顿时绽开笑容。

  迫不及待拆开信封,盯着上头的字迹,更是差点惊呼出声,三叔和民兵连连长家出事了!!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